北豆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会是特效药吗今天,首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102/4549565.html

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支持下,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已完成临床试验的注册审批工作,第一批病例入组工作也已就位。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2月6日将接受用药。

这是新华社记者2月5日下午,医院召开的科技部应急攻关“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项目启动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介绍,瑞德西韦是美国吉利德公司的在研药物,在前期的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均显示出对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国外已开展瑞德西韦针对埃博拉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试验;近日,我国学者报道瑞德西韦在细胞水平上对新型冠状病毒也有较好的活性,但在人体应用前仍需严谨的临床试验评价。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期待瑞德西韦在临床中的表现。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在启动会上表示,各界对这一试验有期望,但有无效果,还需要等待严格的科学试验结果。

据介绍,目前药品运输、分组编盲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牵头,研医院等多家临床一线接诊新型冠状病医院中进行,拟入组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展开。

截至2月4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较前日新增例,其中武汉市新增例,湖北省(除武汉外)新增例,远高于全国除湖北外新增病例的总和。

这说明了什么?现在武汉防疫最大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采取什么对策?《新闻1+1》昨晚白岩松连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

特效药什么时候出现?

王辰:根据前期的结果,我们对瑞德西韦抱有比较大的希望,其他药物包括中药,我们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来确定其疗效。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个例的药品有效与否不是科学结论,一定要进行临床实验。

医院能否满足现阶段床位需求?

王辰:我们期望武汉病人总数不多于现在设计的一两万张的总床位数。建医院的初衷,是把患者“应收尽收”医院,进而降低家庭和社区间的传播。医院条件没有那么好,但它是关键时期实行的关键之举,只有把社医院治疗和隔离,才能切断传染源,才能控制疫情。这一点还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武汉的防疫压力是什么?

王辰:形势严峻。大批患医院,这批患者在社会上的流动,在家庭中的居住,会造成更进一步的家庭和社区的感染,这是加剧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关键要把已经确诊的医院进行集中救治和隔离。医院床位大多用于中、重、危重症患者,轻症患者收治不够,造成的问题突出。

节目刚结束没多久,就上了热搜。

且在热搜的位置不断提前。

网友纷纷给王辰院士点赞,“回答透明、实事求是”,说被圈粉了!

2月4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这位非典时期曾担任北京医疗专家组组长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就当前疫情防控的焦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启用大空间、多床位的‘医院’,这是中国采取的重大公共卫生举措。”

“把核酸检测的量提上去,提高检测率、确诊率;把所有的确诊轻症患者统一集中收治隔离,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扩散,这是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两大关键问题。”

2月4日,武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这位非典时期曾担任北京医疗专家组组长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就当前疫情防控的焦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启用医院切断传染源

新华社记者:这种大规模的“医院”有无先例?

王辰:这是国家在当前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这种大规模的“医院”不同于战时或抗震救灾时医院。以往没有采用过,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的一个重大举措。

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推动下,武汉市从2月3日起迅速协调集中收治确诊轻症病人的大型医疗场所,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成医院。目前已经改造成的3家医院(洪山、江汉、东西湖医院)新增张床位,用于集中收治确诊轻症患者。根据需要,一些大型仓库等公共场所还可以继续启用。

我和一些专家在2月1日到达武汉,经过调研后发现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病毒的社会传播和扩散问题,目前家族式聚集发病形势很严峻。如果大量轻症患者居家或疑似病人在社区游动,会成为疫情扩散的主要源头,医院床位紧缺的情况下,这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收治会陷入困境甚至生命危险。这是传染源控制不力,是社会和专业干预不够的表现,要采取强有力乃至较为极端的专业措施。如果不介入,后果会更严重。

迅速地把确诊的轻症病人都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与家庭与社会隔离,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至关重要。据此,我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举措。医院的做法对当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记者:启用医院将如何收治病人?医疗流程是怎样的?

王辰:医院有几方面突出优势:能在很短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解决大量轻症患者的收治问题。场所在极短时间,甚至24小时内就可以改建,疫情结束后也可以低成本恢复。有望以高速度低成本高效益的做法,取得控制传染源、救治患者的两大目标。

医院是医疗场所,起到集中收治、隔离的效果,患者能得到基本医疗照顾。若出现病情加重,就有医护人员进行识别,医院接受强化医疗。

新华社记者:大量患者收治在医院会否造成交叉传染?

王辰:由于是确诊患者,病原相同,交叉感染这个问题不是突出问题。入院前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外,还会经过流感抗原筛查,尽最大可能避免可能的生物安全风险。由于是大规模集中收治,相关配套管理、保障工作要抓细抓好。

新华社记者:医护工作者如何工作?效率如何?

王辰:相比隔离密闭的小病房空间,除收治患者量大以外,医院的病房是开放式的,看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医生和护士可以照顾更多的患者。由于是轻症患者,一般情况下病人可以自理,并给予口服药、肌肉注射等必要的医疗护理,如果病友间互助性强一些,还可以参照社区互助模式。当然,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目前,这些医院正与当地以及北京等外地的一些医疗队加紧结对,协同完成任务。

专业防护服和医用口罩

仍是当前医护急需物资

新华社记者:对当前疫情防控还有什么建议?有哪些举措需要立即展开?

王辰:如果说“核酸检测对患者进行确诊”和“启用医院”是当前排名前两位的关键举措的话,第三个举措就应该是加强防护服和医用口罩的供应保障,现在依然紧张。

新华社记者:身处武汉您佩戴的还是普通医用口罩,为何不是N95之类的专业口罩?

王辰:我来武汉后,没舍得轻易扔过口罩,保护好、可再利用。不是病房、医院等要害地方,一般的室外环境使用普通医用口罩就可以了。这些紧缺物资应该优先保障一线医护工作者。经过各地驰援,现在物资有所缓解,但捐赠能达到专业级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口罩、防护服还是当前急需。

团结一心向前看,共克时艰

新华社记者:面对武汉医护资源紧缺,还有什么应急举措?

王辰:无论是武汉当地,还是全国的、甚至全世界的医护支援,都是当前需要的。目前武汉防疫物资依然缺乏、不少医护人员人困马乏,必须全国支援。医院启用后,还要充分利用、合理分配好湖北、武汉本地的医疗资源。对于发热病人、轻症病人的救治,应该充分利用好社区医务人员,医院的压力。

新华社记者:当前湖北和武汉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如何看待目前的疫情形势?有拐点吗?

王辰:对于社区传播疫情,目前严重且情况并不甚清楚,绝对不能轻视。现在还没有判断疫情传播高峰、拐点的依据。大疫时期最有效的办法,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救治患者。当前,国家已经采取了普遍延长放假等举措,这是果断之举、英明之举。随着各项有效措施的扎实推进,效果会得到体现。我们要团结一心向前看,共克时艰。

新华社记者: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王辰:抓落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